3月10日,上海警方已确认“前国脚”高峰涉嫌吸食冰毒,同日,演员王学兵因涉毒被北京警方拘捕,为“毒星队”再添二丁。冰毒是合成毒品,它比海洛因的危害更大,少量吸食就会上瘾,会造成严重的分裂症,严重的妄想症,严重的抑郁症,吸食三个月以上强迫性、暴力倾向非常严重。官方统计得出令世人忧虑的不争事实:吸毒人员向年轻化、白领化发展。
在刚刚走过的2014年,有十多名大腕级明星艺人涉毒被抓。他们都是光环耀眼的公众人物,他们的表里不一真是让人们失望了。引发了很多追星族恐慌,让很多文艺爱好者望而却步,娱乐圈给人的印象好像有点恐怖。
据新华网报道,2014年国际禁毒日前夕,广东梅州中院对近五年来审理的涉毒案件进行分析,显示被告人低龄化的趋势应当引起重视。近年来,毒品犯罪被告人身份大多为无业人员,约占70.49%。学历集中在初中以下,呈现收入低、文化低、年龄低等“三低”趋势。80后和90后正逐步成为涉毒犯罪的固定人群,“80后”占总人数的40.98%,“90后”占总人数的32.79%,未成年人占8.19%。有数据显示,办公室的高薪白领吸毒案件愈来愈大的比例逐年攀升。这表明涉毒文化已经在扩大侵蚀范围,必须加大打击力度,采取有效治理方法。
有人说,是因为压力大才吸毒。压力山大的人群是不少,但把它作为吸毒的理由是很脆弱的,吸毒吞噬着身体和灵魂,花费巨大,这难道能减轻压力?这是一种自残行为,又是违法行为。历经风雨,还能保持昂扬向上之精神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明星演员艺人绝大多数都是富裕之人,豪华的住宅,华贵的服饰,高档的汽车……这些他们都有了,压力多大能压垮他们?说到底还是内心的软弱、空虚、免疫力差造成的,是价值观、世界观模糊、扭曲造成的。
有人说,吸毒是为了获得创作灵感。世界文豪鲁迅灵感多多,难道是靠“毒”?按这个逻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应该吸毒才对。灵感是靠不懈的探索、思考、积极向上的精神获得的。靠毒品来获得灵感是心理浮躁的幻想,是急于求成的表现,是迷信盲从的结果。
还有人说,吸毒是社交圈子文化所迫。乍听上去,似乎有道理,因为酒桌上劝酒老手好把新人灌醉,演员为了迎合前辈,为了合群,为了以后的路好混,才被迫上贼船的。但实质上反映了这个圈子的缺文化、缺道德,有利益垄断和腐败问题。为什么要迎合前辈,饮鸩止渴?因为前辈说话有力度,关系着你的发展和前途,更因为自己软弱没刚度,没定力,没有严于律己。形形色色的诱惑非常多,你总不能怪这世界丰富多彩吧,毕竟还有非常多优秀人才没有染指毒品,并且有很多演艺人员在从事慈善事业,传递正大能量。
从短期看,必须加大“武治”力度。也就是对涉毒组织和个人加大惩戒力度。现在我国对吸毒认定为违法,还不是犯罪,但随着现实的发展,应该考虑对吸毒人员追究刑事责任。类比酒驾、醉驾的惩戒力度可知,严惩会收到理想效果,同时要把涉毒计入个人诚信档案,限制这些人的不适宜活动。羊年春晚就拒绝了有污点的演员,这是给吸毒的公众人物的有效惩罚,这是一个好信号,各方面的力度还要加大。
宣传教育,治未病是上策。尤其要加强青少年、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社会、学校、家庭要携起手来共同发力,要多以现身说法教育,要多以身边实例引导,要多以专题讲座警示,要多以模拟实践砥砺。利用互联网、广播电台、微信、手机客户端、报刊杂志等广泛深入宣传“毒”之害,营造远离“毒品”的风尚。
从长远看,必须加强社会“文治”力度。如果说,惩罚强制是武治,那么提高全社会尤其是那些演艺明星的文化素养就是“文治”。吸毒的深层次原因是文化缺失,信念缺失,责任缺失。文化的缺失,让信念和责任成了无“皮”所附之“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确立,但要经过认知、认同、实践环节,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经过广泛宣传教育活动,认知已不成问题,但认同、实践的层次还需时日。急不得,这有赖于民众对先进文化的吸收、消化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把目光转到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的教育上,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理性思维、艺术形象思维都要从教育中获得发展。事实上,基础教育、高考、高校等都在改革,正在纠偏。比如,文理不分科,给艺术考生限制最低文化课分数,教授治学,这都是在提高人的综合文化素养的良策。另一方面,成人和在职的文化教育还很滞后,流于形式的培训太多,烧钱不见效,这方面还需要顶层设计,创新落实。文化素养不提高,宣传教育引导就会出现表层已轰轰烈烈、内心依然空空荡荡,难免“秀才遇见兵”的尴尬。
武治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文治能从长远增强免疫力,二者不可偏废。只要协调推进,抓住重点,积极该革,奋发有为,一定会毒消贩散。(雷金)
责任编辑:
吕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