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案件特情侦查证据的认定

2017年05月19日 11:14:01 来源: 人民法院报第六版

    (二)说明材料内容难以展开充分质证

    1.公安机关出具的《抓获经过》《破案经过》《情况说明》等说明材料的内容隐晦。公安机关出具的《抓获经过》等说明材料是判断特情侦查是否合法合规的重要证据。但是,司法实践中所见的《抓获经过》等说明材料往往文字简略,对特情侦查的审批手续、介入范围、工作方式、所起作用等事项闪烁其词,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谈。但是公安机关对这些说明材料隐晦处理的做法,不但不能回避质证,反而有可能招来辩护方更有力的异议,增加质证和认证过程的复杂性。

    2.特情的身份隐晦。特情的身份严格保密不公开,这是特情侦查的需要,也是特情作为“隐秘力量”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很多案件中公安机关连涉案人员是否是特情也秘而不宣,不仅法官难以查清案件关键事实,而且也难以判断特情侦查是否合法、是否存在犯意引诱或数量引诱,增加了认证难度。

    3.特情证言的内容隐晦。特情亲身参与见证毒品犯罪过程,这是案件得以侦破的关键所在,特情作证的证言也因而具有较高的证据价值。但是,因为保密需要,绝大多数特情并不出庭作证,有的虽然提供书面证言,但这些书面证言都十分简单,辩护方即使有异议也难以质证。此外,很大一部分特情本身就是吸毒贩毒人员,属于所谓“污点证人”。

    (三)取证程序不规范,关联性、合法性易引起争议

    1.未及时固定实物证据。特情侦查用于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作用比较突出,不少侦查人员因此忽视了及时固定实物证据以巩固特情侦查成果的作用。例如对毒品包装袋等现场扣押的物品,没有及时提取指纹、气味等生物痕迹材料移交检验等。

    2.未妥善保管实物证据。由于对实物证据的重视不足,很多侦查人员不注意妥善保管毒品及其包装物等原始物证,在被告人对毒品种类的鉴定意见或毒品数量的称量有异议、需要重新鉴定或称量时,由于原始物证已灭失、损坏、变质,无法再进行鉴定或称量。

    3.特情管理失范。实践中公安机关对特情的管理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侦查人员在主观上对特情管理不严,过于纵容,异化了与特情的关系,也是特情管理失范的原因之一。

    (四)被告人认同度不高,不认罪、翻供的比例较大

    特情侦查的贩卖毒品案件中被告人不认罪及翻供的比例之高,明显超过了一般的毒品犯罪案件。不认罪或翻供的理由,一是主张犯意引诱或数量引诱,否认有犯罪故意;二是主张被特情欺骗,不知道交易的物品是毒品;三是利用在案证据的漏洞,否认自己参与了贩卖毒品的活动,声称是被栽赃陷害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吕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