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缅怀·奋进】一门忠烈,两代英雄父子兵!追记张从顺、张子权

2021年03月31日 10:23:04 来源: 临沧发布

  2020年12月15日,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张子权在外地出差办案期间,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因公牺牲,年仅36岁。

  26年前,他的父亲张从顺在侦办一起跨国贩毒案件时壮烈牺牲,被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革命烈士”。

  一家父子两忠烈,侠肝义胆,前仆后继。张从顺和张子权父子二人,用生命践行了为国为民的诺言,一家两代4名警察不忘初心奉献坚守,成为人民警察队伍中的优秀代表。

张从顺、张子权父子

  “我们还没吃饭呢,等人,天都黑好久了。”这是张子权2020年12月3日下午发给妻子的最后一条微信。

  “还在忙吗?”

  “看见信息回我一下,担心。”

  “怎么不理我,坏人。”

  “回个信息的时间都没有吗?我生气了!”

  ……

  千里之外,妻子的呼唤通过微信一声接着一声,却再没等到丈夫的回答。

  在侦办一起跨国境跨省区重大涉疫案件中,张子权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夜以继日与犯罪嫌疑人的较量,终因劳累过度在办案途中猝然倒地,经抢救无效,于12月15日19时英勇牺牲。

  悲哉!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6岁!这让人唏嘘地想到张子权的父亲,一个在禁毒一线壮烈牺牲的人民警察——26年前,张子权的父亲张从顺,在侦办一起跨国贩毒案中,被毒贩引爆的手榴弹炸伤。他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却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

  2020年12月18日,张子权的骨灰运抵临沧机场,自发前来的群众和临沧市公安局干警早已守候在一旁,只为看英雄最后一眼;在1994年,张从顺牺牲后,上万名群众扛着花圈、翻山越岭送别英雄……

  “英雄一路走好!”提起张家父子,大家眼含热泪。

  他用生命为平安坚守

  2020年11月4日,公安机关在公开查缉中,从一辆由边境驶来的商务车上查获一名可疑外籍女子。经检测,该女子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通过审讯,挖出了一个跨境犯罪团伙。更令人不安的是,该女子曾在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与犯罪团伙主要人物共同生活多日,足迹涉及该镇多个地方,若不能尽快破获此案、查清原委,后果不堪设想。

  案情重大复杂,关乎边疆安宁、关乎疫情防控、关乎群众生命安全。云南省公安厅指令临沧市公安局立即对线索进行核查。临沧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随即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

  此时,刚刚出差回来的张子权,为了兑现带女儿出去旅游的承诺,几年来第一次申请了公休。然而,得知边境突发涉疫案件,他毅然取消了休假。

  “我申请加入!”请战书上,张子权重重摁下手印,成为专案组一员。

  经过缜密侦查,专案组成功抓获了主要嫌疑人,案件取得初步进展。下一步,专案组必须通过审讯获取犯罪团伙上下游信息,这对于斩断整个犯罪链条、防止疫情扩散至关重要。

  2020年11月8日,张子权与李文、唐海峰等民警连夜从临沧赶赴孟定镇。“该团伙到底有多少人”“具体怎么操作”“是否携带病毒”……一连串问题时刻萦绕在张子权脑海中。他对战友说:“时间不等人,必须尽快破案,决不能让疫情蔓延扩散。”

  当时的孟定,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为防止交叉感染,密不透风的审讯室里不能开空调。张子权和战友穿着厚重闷热的防护服和尿不湿,一头扎进审讯室里进行审讯,走出审讯室时总是大汗淋漓、疲惫不堪。

  审讯几度陷入僵局。张子权反复研究案件材料、精心设计审讯提纲。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白天走村串寨核查嫌疑人活动轨迹,晚上继续研究案情、审讯攻坚,就这样不分日夜连轴转,与嫌疑人斗智斗勇。

  在对主要犯罪嫌疑人多达17次的审讯中,“攻心战”逐步奏效,主要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一点点被攻破,如实交代了延伸侦查的关键信息。

  抓住战机,乘胜追击。在张子权和战友不懈努力下,案件有了突破性进展,张子权的身体却亮起了“红灯”。同事唐海峰痛惜地回忆说,11月22日晚,刚走出审讯室的张子权脸色发白、直冒虚汗,大家劝他请假回家休息,顺便参加单位体检。他摆摆手说道:“还没到休息的时候,这个案子我更熟,等案件结束再说吧。”

  12月1日,张子权与7名战友从孟定紧急出发,辗转临沧、昆明、安徽等地,于3日9时抵达宿州市萧县,迅速与当地警方对接,深入分析案情,周密制订抓捕方案。在当地警方全力配合下,他们在萧县先后抓获涉案人员6名。但是,当地还有2名涉案人员不知所踪。

  “一定要全链条打深打透,彻底铲除犯罪窝点。”此刻,侦办案件就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张子权不敢有片刻停歇。然而,连续26天的高强度工作,大大超出了他的身心负荷,病魔正悄悄逼近。

  3日晚,结束抓捕工作后,张子权和同事回到酒店,接着继续研究讨论案情。23时许,在长达4个多小时讨论中,张子权突然倒地,脸色发白、呼吸微弱、意识丧失。同事立即施救并拨打120,在抢救40多分钟后才恢复了微弱心跳,但因长时间缺血缺氧,导致大脑严重水肿,持续处于“脑死亡”状态,随后被转至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抢救。

  12月15日19时,因抢救无效,张子权极其微弱的呼吸和脉搏最终停止了跳动,走完了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张子权用生命最后的坚守

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这起跨国跨省区重大涉疫案件中

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

查获冻结涉案账户20个

涉案资金157万元

摧毁犯罪窝点6个

彻底斩断了

疫情输入内流、蔓延扩散的风险

“更多的时候是顺理成章,

没有刻意选择这条路,

感觉自己就是要当警察。”

在云南省公安厅2020年清明节

组织拍摄的纪录片《英雄三子》里

当时还不能露面的

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张子权曾说道

从考上警校到当治安警、禁毒警

从参与扫黑除恶到主办涉疫专案

每一次抉择

张子权都踏着父亲的足迹

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从警13年

两次三等功、三次嘉奖

见证着张子权的快速成长和忠诚担当

“成为像父亲那样的警察”

  26年前,张子权的父亲张从顺,是临沧市镇康县公安局军弄乡派出所所长,在侦办一起跨国贩毒案件时壮烈牺牲。

  “我坚持得住,不要管我,先送其他重伤同志!”这是张从顺生前最后的一句话。镇康县纪委监委派驻镇康县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鲁玉军,当年是军弄乡派出所民警,时隔多年说起老所长,这位接近知天命的汉子,还是忍不住哽咽起来。

  1994年8月31日晚,在辖区村寨走访的张从顺接到情报:一名贩毒分子携带大批毒品要经过军弄乡轩岗桥。他当即打电话向镇康县公安局报告,随即带领鲁玉军和杨学华两名民警乘拖拉机赶到5公里外的轩岗桥,并与县公安局警力配合,在毒贩必经之地设伏。

  9月1日凌晨1时50分,当毒贩进入伏击圈时,按照预定方案,缉毒民警李云峰首先冲出,抱住毒贩将其掀翻在地,张从顺等6人迅速扑上去协助抓捕,正当众人要铐住毒贩时,李云峰突然大喊:“有火药味!”话音刚落,“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毒贩的左半身下爆炸了。

  顿时,毒贩当场毙命,5名民警倒在血泊中。幸免受伤的鲁玉军打开手电筒,只见张从顺左小腿肌肉被炸掉,血流如注,他急忙解下鞋带为他扎住伤口。张从顺顾不上自己的伤势对他说:“伤着哪些同志?”“不要慌,我伤得不重,你快去帮助其他人”。县局的吉普车开过来时,张从顺坚持先送战友,“不要管我,先送重伤!”吉普车随即送走了两位伤员。第二辆吉普车到来时,张从顺忍着剧痛、强打精神说:“我坚持得住,不要管我,快送其他重伤同志!”吉普车又送走了两位伤员。随后,村民找来一辆拖拉机颠簸着把张从顺拉往医院,最终他因失血过多英勇牺牲。镇康县公安局缉毒队副队长王世洲也在这次行动中壮烈牺牲。

  “受伤的5人中,重伤3人,轻伤2人,张从顺是重伤之一,但他一次次的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自己留在了最后。”鲁玉军哽咽道。

送别张从顺、王世洲

  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黄涌曾和张从顺一起共事。他回忆,当时军弄乡派出所一共就3个民警,啥事都要管,群众纠纷、盗窃、禁赌、禁毒,不管什么事,不管有多远,只要群众一个电话,张从顺必到现场处置,大家都称他是“山乡守护神”。

  那时候,最多的案件是盗牛案。为了帮老百姓找回被偷的耕牛,张从顺常常带上一条狗,沿着山路步行追踪几百公里。老百姓又笑称他是“走路比狗还快”的“铁腿公安”。

  张从顺牺牲那年,张子权10岁,只知道一个劲地哭。他的妻子彭太珍说:“老张牺牲了,还有儿子,就让儿子接着做吧!”1995年,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哥张子成,放弃到银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警察职业;从小就立志当警察的张子权和二哥张子兵,通过自身努力先后考入云南警官学院,顺利加入公安队伍。张子成现在是镇康县公安局凤尾派出所教导员,张子兵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张子权则是禁毒警察。

  捧着一颗告慰父亲的心,三兄弟一起守护在这片父亲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热土上。

  “第一天穿上警服,我们就发誓,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警察。”2020年清明节,三兄弟来到父亲张从顺墓前,祭奠缅怀26年前壮烈牺牲的父亲。“就像你要求我们的一样,我一定做一个好人。”张子权站在父亲的墓碑前说。

  “三兄弟身上都有老所长的影子,不屈不挠,踏实做事,真诚善良。”张从顺的老战友鲁玉军说。

  “这份职业非常神圣,一定要做好”

  2007年7月,张子权从云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专业毕业,当年11月进入临沧市公安局禁赌行动支队,三年多的禁赌斗争中,他先后37次到边境参加专案行动,共参与破获境内外赌博案件23起。

  2010年9月,张子权调到禁毒支队。

  临沧市毗邻“金三角”毒源地,一直被境内外贩毒分子视为通往中国内地的重要贩毒通道。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在与贩毒分子的较量中英雄辈出,是全国第一个被国务院命名“模范禁毒支队”称号的队伍,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高明、“二级英模”罗金勇……一个个英雄的名字焕发着榜样的力量。

  “加入这支英雄的队伍是荣幸的。”张子权曾说:“感觉这份职业非常神圣,我又是烈士的后代,一定要做好……”

  张子权以父亲为标杆,却不想活在父亲的光环下。“别人介绍他的时候,他甚至不喜欢别人提及父亲张从顺,不想沾父亲的光,更不想给父亲丢脸。” 黄涌回忆:“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可以感觉到他压力特别大,就怕自己做不好,做什么事都加倍认真、加倍努力,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

  “高标准、严要求、争进取。”禁毒支队党员活动室的墙上,张子权的“党员承诺”只有短短的九个字,却见证着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特别爱学习、特别爱钻研。”同事张佳虎回忆,第一次走进张子权的办公室,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摞摞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书籍,只要涉及工作的知识,他都主动学习,研究得特别深。

  在英雄氛围的熏陶下,勤勉好学的张子权快速成长,成为支队侦查破案的行家里手、业务尖子,无论案件侦查、案情研判、情报收集还是内勤,他都游刃有余。“每次出去办案,几十号人分组,他自告奋勇主动承担化装侦查、堵截抓捕等近距离与毒贩面对面交锋的任务,这也是案件侦办中最危险的任务。”张佳虎说:“每一次任务,大家都会第一个想到他,每个专案组都想约他,他办的案子质量很高。”

  短短几年,他凭着极高的政治素质、极强的责任担当和极其优秀的业务素养,屡立战功、屡破大案,多次被记功嘉奖。从2010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一个市级个人荣誉。而在生前接受的采访中,张子权都平静地说:“我对自己的评价就是,一名合格的警察。”

  “干禁毒工作,肯定义无反顾”

  从警以来,张子权在治安、禁毒等多个岗位上从不曾“掉链子”。尤其是在禁毒岗位,他有勇有谋、冲锋陷阵,与毒贩展开了一次次生死较量。

  2013年8月,得知一个持枪贩毒团伙准备携带毒品入境,张子权主动参与设卡查缉。毒贩见有民警赌卡,驾驶车辆猛踩油门急速驶来想要冲卡。张子权一把推开战友、果断鸣枪逼停车子,大声喝道:“不许动,我是警察”。他一个箭步冲到车旁,迅速拉开车门,将警用手电筒猛地射向驾车男子,没等毒贩缓过神来,战友就趁机控制住了驾车男子,坐在后排酣睡的3名毒贩束手就擒。随后,民警从驾驶座下搜出一支子弹已上膛的手枪,查获海洛因40多千克,抓获嫌疑人4名。

  “明知毒贩有枪,他仍然迎着危险上,冲在最前面,那股英勇无畏劲头让人敬佩。”提起张子权,禁毒支队易制毒配剂案件侦查大队大队长郭华痛惜不已。

  2017年底,在侦办一起生产制造K粉原料的团伙贩毒案中,张子权主动请缨,多次到境外开展化装侦查。最后一次,他和战友在境外原始森林里风餐露宿化装侦查,艰苦蹲守20多天,终于找到了制毒窝点。最终,在公安部统一指挥部署下,抓捕行动成功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0多名,缴获制毒物品40多吨。

  “缉毒工作不仅要无所畏惧,很多时候还要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郭华说,案件侦查中,张子权有勇有谋,总能另辟蹊径找到突破口。

  2012年4月,在侦破一起走私运送制毒配剂的案件中,由于信息不精确,货物藏匿地点无法确定。在案件一筹莫展之际,张子权提出:“下货需要找搬运工,我们可以从搬运工入手。”果然,他们通过在一个打零工的男子处获悉的线索,在一个废弃工厂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名,缴获制毒配剂100多吨。

  ……

多少次化装侦查,多少次命悬一线,他舍生忘死与毒贩战斗。在近十年的缉毒路上,张子权先后参与侦破公安部和云南省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158起,总缴毒达20余吨;参与破获制毒物品案件46起,缴获制毒物品1100余吨。

面对“你父亲都牺牲了,就别干禁毒这一行了”的提醒,张子权坚定地说:“如果怕死,就不会干禁毒。”

  “说实话,真的没有后悔选这条路,像我这种家庭,如果有这种想法的话,我的内心会愧疚。”在生前接受的采访中,张子权说,“干禁毒,肯定义无反顾!”

  “爸爸,我和妈妈好想你,你快点回来。”

  “爸爸,你出差辛苦了,回来你先休息一下再陪我玩好不好?”

  “爸爸,你抓小偷要什么时候抓完才能回来陪我?”

  “爸爸,你不是说要带我和妈妈去旅游吗,你要什么时候回来?”

  ……

  5岁的女儿不知道什么是牺牲,每天晚上拿着手机哭着给爸爸发微信,一声声稚嫩的请求和想念,令人心碎……70岁的老母亲听到噩耗时,什么话也没说,身体不住地颤抖,泪水夺眶而出,26年前撕心裂肺的痛再次袭来,她的“老宝”再也回不来了……

  “最大的心愿是,能有时间多陪陪家人” 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张子权曾在生前的采访中说

  “他承诺出差回来,就带我们去旅游 ”

张子权女儿的画

  张子权家里,50多平方米的房子收拾得一尘不染,物品摆放井井有条,客厅墙上挂满了一家三口的合影,温馨幸福。

  “女儿说了好几次想坐飞机,于是他给女儿办了身份证,多年来第一次申请了公休,说好这次出差回来,就带我们坐飞机去昆明旅游滑雪、吃火锅。”李莲超轻轻地说。

  张子权和李莲超相识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当时,虽然两个人都“话不多”,但低调沉稳、憨厚老实的张子权和温柔恬静、朴素善良的李莲超一见面就被对方深深吸引。如今,女儿已经5岁了。

  结婚多年,张子权平均每年出差300多天,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平时不是出差,就是在单位加班。”李莲超说。这些年,张子权在生活中缺席了太多太多——2015年,女儿出生前,张子权忙于工作,妻子一个人去医院做产检。怀孕9个月的她步履艰难行动不便,由于检查的项目多,她反反复复排队、取号、体检,从早晨一直到下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一向善解人意的她忍不住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2017年,2岁多的女儿因病到昆明儿童医院住院。他把妻子和女儿送到医院安顿好后,因工作返回临沧,妻子一个人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女儿整整一个月。直到女儿手术前一晚,他才匆匆赶到医院。

  ……

  “有时候我心里也会埋怨,但每次看到他疲惫的样子,我又很心疼。”李莲超说着轻轻抹掉眼泪,“虽然他的陪伴很少,也从不说甜言蜜语,我却能感受到他满满的爱——由于他工作特殊,我从不主动给他打电话,怕影响他工作,更怕因为一条信息或是一个电话把他暴露在危险之中,很多时候只能默默地等待。但他无论多忙,只要有时间都会主动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哪怕只有短短几秒钟或几个字,就是为了让我安心。”

  “平时我一个人带孩子不方便出门,他出差之前,会带着我和女儿去逛超市、商场,采购生活用品、婴幼儿用品,采购一次可以用好长时间。有时他会给我买衣服、鞋子回来,我穿上都很合身。”

  “他一有时间就陪着我们,逛街、散步、带女儿玩,还特意买了亲子运动装,带我们去体育馆跑步。有时候哪儿也不去,他和女儿在沙发上滚来滚去嬉笑打闹,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光。”回首往日的甜蜜,李莲超泪如泉涌。

  26年前,父亲张从顺的突然离世,给张子权一家蒙上了一层阴影。随着三兄弟慢慢长大,相继成家立业,悲伤慢慢散去,一家人的生活才渐渐走向正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家人十分珍惜,有时间就在一起聚会,很热闹很满足。”张子兵说,子权常年出差,经常缺席,但他很孝顺,每次回来都要来陪母亲。在最后一次出差前,他还带母亲出去吃了一次西餐,第二天家庭聚会,他还给家人做了满满一桌饭菜。

  “那是一家人最齐的时候,想不到竟是最后一次。”看着手机里的全家福,张子兵又一次湿了眼眶。他永远忘不了1994年9月1日初一开学那天,他从开学典礼上被班主任叫出来、赶往县城看父亲最后一眼。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忙忙碌碌,哪里发生纠纷、谁家丢了耕牛,他总是亲自调解、及时处置。他不是在所里处理事务,就是在下乡途中,几乎没有时间陪伴我们,甚至没有带我们出过远门。”张子兵回忆说,父亲忙碌却不乏对孩子们的关爱,每次去县城出差都会买好吃的回来。“有一次父亲带回一个西瓜,那甜蜜多汁的滋味永远忘不了。”说这话时,孩童时代的幸福洋溢在他脸上。

  “他心里时时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子权平常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透着真诚,每一件事都为别人着想。”同事张佳虎哽咽着说 回忆与张子权共事的点点滴滴他留给大家的印象是勤勉、真诚、善良和温暖

  在凤庆县侦办扫黑除恶案件期间,同事骆贵华的孩子还在上小学五年级,妻子经常出差。每次有回市里开展工作的机会,张子权都会让出来,让骆贵华回临沧,顺便看看孩子。

  同事吴良远的女儿参加高考,张子权说:“吴哥,女儿高考是大事,你回去陪她两天,工作就交给我。”那两天夜里,他接替吴良远完成了上百页的案件材料。

  同事杨宵急需对一起案件进行调查取证,不放心杨宵独自前往,因发烧还在输液的张子权当即让医生拔掉输液管,三天三夜辗转上千公里,忍着身体不适,咬牙与战友并肩,圆满完成了任务。

  张子权生活特别节俭,住着50多平方米的房子,开的是1万多元买来的二手车,妻子没有收入,每月工资除了还房贷还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别人需要帮助时,他总是慷慨解囊。单位的很多年轻辅警来自农村、工资不高,遇到困难时,张子权就三百、五百地给,有就还,没有也不再提。

  “他心里时时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同事李雨航痛惜地说。在凤庆侦办涉黑案件期间,张子权和妻女曾180天见不到面,再见面时,4岁多的女儿对他已非常生疏,不让他抱。

  “和他的父亲一样,他什么事都为别人考虑。”黄涌说。当年,派出所民警病了,张从顺寻医问药赶到20余公里远的县城探望;新民警工资没有按时领到,他让其到自己家里搭伙,把自己的工资分给大家用。他微薄的工资要供养3个孩子、赡养70岁老母,但采购公车经费不足时,他毅然拿出卖老家房产的1700元积蓄。几张木板床、一只箱子、简易的桌凳,以及831元未报销的单据是他留下的财产。

  “他虽然走了,乡亲们永远记住了他的好”

  张从顺牺牲时十里八乡的群众抬着花圈含泪送别英雄在乡亲们心里张从顺不止是个英雄也不止是个民警还是他们的贴心人

  群众纠纷他要管、学校缺课桌椅他要管、五保户的柴米油盐他要管、村民没钱买种子他要管、农产品销售他要管,当年他带领村民种的几百亩橡胶,至今还郁郁葱葱……“这些年,父老乡亲给了我们一家人很多照顾,这次回到家乡,就想多为他们做点事。”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张子权被选派到镇康县蔡何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把辛勤和汗水挥洒在这片遍布父亲足迹的土地上。

  蔡何村是位于中缅边境的一个深度贫困村,产业结构单一,脱贫攻坚任务很重。“那时候有些村民怕贷款后还不上,不配合,看到工作队还放狗咬人,工作特别难做。”蔡何村老支书马如昌说。

  张子权每天和工作队起早贪黑,走村入户走访摸底,和村民拉家常,嘘寒问暖,讲解政策,鼓励群众建盖新房,改善住房条件,为群众脱贫想办法、找出路,树立生活信心。

  村民马龙生因为家庭贫困一直没有娶媳妇。张子权连续8次到他家做思想工作,但意志消沉的马龙生担心还不起贷款,不愿意建房。“人生的路还很长,现在差点钱没关系,以后慢慢还。”张子权对他说:“人活着要有盼头,房子盖起来,再娶个媳妇,以后过好日子!”经过反复工作,马龙生被说动了,观念转变了,脱贫志气起来了,盖起了17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地里种上了茶叶、甘蔗,农闲时去附近打零工赚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村民脱贫。”和他一起下乡的临沧市公安局民警舒智回忆,张子权多次奔波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鼓励村民养殖、种茶、种甘蔗发展产业,拓宽收入来源;通过各种渠道为贫困学生募捐衣物、书包、文具;村民建房缺劳力,他亲自上阵搬砖、抬水泥、拌砂灰……“对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晴天灰头土脸,雨天裤腿上都是泥。”曾经一起和张子权做农村工作的马如平说,每天结束工作回到村委会,他都会主动去生火做饭,负责工作队十多人的伙食。旱季吃水困难,他到附近山沟里取水;雨季山路塌方骑不了车,他步行两三小时到镇上买菜,从不言苦。

  如今,蔡何村已经脱贫,水泥路修到了各家各户,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住上了新房子。田地里,甘蔗、茶叶、核桃长得正旺。

  日子好过了,张子权的挂钩户、身有残疾的袁忠汉,每年过年前都要杀年猪,每次打电话邀请张子权,他总说工作忙没时间去。“去年12月份杀年猪我又邀请他,是他媳妇接的电话,说子权前一天不在了……”袁忠汉哽咽着说。

  得知张子权牺牲的消息,蔡何村陷入了悲伤,村民集体发来唁电表达哀悼。

  “他虽然走了,但乡亲们永远记住了他的好。”蔡何村党总支书记何如良说。

[责任编辑: 郑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