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缉毒民警的真实日常

2021年04月26日 09:19:31 来源: 人民公安报

  昨天盘旋的山路上,一名禁毒民警正与毒贩进行生死时速的追逐。电光火石间,车辆在猛烈撞击中变形,民警奋力打开车门,冲向毒贩……

  这一幕,发生在云南省普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毒品案件侦查一大队大队长吴凯的人生里。从警15年来,吴凯参与侦破毒品案件27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0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6000余千克、毒资8000万元。

  蹲守边境锁定毒贩

  2014年底,普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在侦办案件时获得一条线索:一名藏匿在西双版纳的毒贩与多起毒品大案有关联。然而,这名毒贩的年龄、身份、外貌无从得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毒贩的外号叫“崽崽”,特别喜欢赌钱。

  只凭这点线索,要找到“崽崽”犹如大海里捞针。吴凯二话没说接受了任务,马上到西双版纳开展摸排。

  侦查期间,正遇上超强台风登陆,一连十几天的狂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很多道路中断,吴凯和同事只能徒步开展工作。他们每天奔波在村寨、胶林和山路上,忍受着蚊虫叮、蚂蟥咬,饿了就吃块干粮。最终,他们在一个边境小寨找到“崽崽”的家,但“崽崽”依然行踪不定。

  为了锁定“崽崽”,吴凯化装成游客、胶农、边民,跑遍景洪市、勐海县的住宅小区、酒店、停车场和边境沿线的30多个村寨,并多次赴境外侦查。十多天后的一个深夜,吴凯和同事终于在一个停车场锁定偷渡入境的“崽崽”,为案件侦破找到突破口。之后,吴凯和同事深挖经营、循线追踪,一举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8名,缴获冰毒180.5千克。

  “着魔”个性练就火眼金睛

  “他有一双火眼金睛,有时候只需要看一眼,就能判断出一辆车或一个人有没有问题。”这是同事对吴凯的印象。


  2009年,在参与侦破一起特大系列贩毒案件时,凭借缴获的一串钥匙,吴凯判明车型,找到涉毒车辆和1800多万元毒资。这是参加工作仅两年多的吴凯第一次办专案。

  吴凯的好眼力,源于丰富的查缉经验和善于学习总结。一次,吴凯跟踪一辆涉毒嫌疑车辆,嫌疑车辆中途加油,吴凯抬眼看到加油站门口停着另一辆号段与嫌疑车辆相近的车,脑海里灵光一现:这两辆车会不会是同时购买注册的?如果是,另一辆车会不会是还没被发现的运毒车辆?吴凯在停车场旁留心观察。不一会儿,嫌疑车辆的司机下车,在停车场与另一人交谈起来。吴凯装作过路,凑近一听,发现两人都操着湖南口音。再看谈话的神情,发现两人相互熟悉。谈了一会儿,嫌疑车辆司机开着车走了,另一人也走到车牌号段与嫌疑车辆相近的车前,打开车门上了车。

  就这样,靠着吴凯的火眼金睛,又一个毒品犯罪团伙成员浮出水面。类似的情况有很多,同事都惊叹:“吴凯的眼睛真是神啊!”

  信息化研判的精兵能手

  随着公安信息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吴凯创新“三控联动”专案经营模式,并运用到禁毒实践中,成为禁毒支队信息化研判的精兵能手,他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公安机关信息化应用岗位能手、信息化运用标兵等。

  2019年3月,禁毒支队获得线索:有一伙湖南籍男子在境外联系并购买一批毒品,准备近期将毒品运输到湖南贩卖。经研判,该线索真实可靠,遂由云南、湖南、广东公安机关联合进行侦办。面对不多的线索,吴凯把信息化技术与侦查手段有机结合,迅速确定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和车辆信息。5月10日,7名正在进行毒品交易的嫌疑人被抓获,民警当场从嫌疑人驾驶的车辆后备厢内查获毒品可疑物210千克,扣押涉案车辆4辆。

  “不抓到毒贩不甘心”

  “制贩毒是暴利违法犯罪行为,毒贩大都是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吴凯说,抓捕之时,民警面对的往往就是生死对决。

  一次,普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在获得毒贩将驾驶越野车运输毒品的线索后,马上对毒贩和车辆进行布控。一路民警负责跟踪毒贩,另一路准备在收费站逼停毒贩车辆。然而,毒贩驾车到达收费站时准备强行过关。

  当时,吴凯驾驶的车辆与毒贩的车辆仅仅相距10余米,他握紧方向盘用力踩油门,打算用自己的车强制截停运毒车辆。可贩毒嫌疑人突然加速向吴凯的车辆撞来,吴凯心一横,以几乎同样的车速向嫌疑车辆撞去。就在两车即将相撞的一刹那,毒贩胆怯了,踩下了刹车——两辆越野车面对面紧挨着停住了。

  “敢用身体去拦嫌疑人,你难道有一身铜皮铁骨?”记者问。回忆起这个瞬间,吴凯说:“与其说我是铜皮铁骨,倒不如说我心铁,不抓到他们不甘心。”

[责任编辑: 马家佳 ]